这个夏天,在新疆昌吉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车间的机器作业声中,“一带一路”全国大学生纺织援疆团队员们,正听取车间主任张跃明详细讲解自动化纺织生产线的各项流程。这支昌吉分队来自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发起、各地兄弟高校加入的援疆团,今年已是全团第11次如约来到新疆各个地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年复一年,接力实践,援疆团名单在更迭,他们有的成为高校教师,有的成为技术骨干。
“我是第5期援疆团的成员,也是新疆籍大学毕业生,当时报名参加的主要目的是想运用专业知识更好服务家乡。”作为纺织援疆团的“老前辈”,在张跃明眼中,这次迎来纺织特色院校的学弟学妹,是“预谋已久”的成功会面。他真诚地告诉这些00后,“援疆团宝贵的实践经历让我对新疆当地的纺织服装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毕业后就选择回到家乡工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纺织援疆团
(资料图)
学以致用,专业对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暑假里,从社区、厂矿到田间,全国高校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活跃在城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为既服务社会又提升自我的绝佳时机。在“暑期践行时”,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走近沪上各校学子,看看这些“练习生”如何知行合一,走上难忘的职业体验之路,及早磨砺自身的科研能力,以及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上法院,体验“一锤定音”法官日常
基层法院如何办理案件?法官又是怎么工作?今年暑假,对于复旦大学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静远来说,是一次难忘的职业体验之旅。她在学校团委组织下,与来自全校20余个院系的其他259名复旦学生,被推荐到4个市级机关、11个区的政府部门和6家国有企业的所属单位挂职锻炼。结合个人专业背景,她在嘉定区人民法院即将完成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实践。
法院实践者
“说起来,‘江歌案’是我萌发学习法律念头的一个契机。”陈静远告诉记者,她念高二时,一次整理作文素材,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她对该案件背后的法律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为她后来学习法律埋下了一颗种子。
这并非她第一次参加法律实践活动。去年暑假,她前往一家律师事务所实践,承担了整理案卷资料、进行法律检索的工作。最令她难忘的是一个遗产继承案例:一位老年女性在弟弟去世后,担心有智力障碍的侄子未来生活无所依,于是把侄子名字加在了自己的房产证上,但没想到侄子竟然先她而去。
在法理上,离异多年、几乎没有照料过侄子的弟媳妇作为侄子母亲确实有继承权;而在情感上,当事人想不通。后来,法官促成了双方调解,在不违背法理前提下,减少了当事人的损失。“我的带教律师为这个案子付出了很多,不仅搜集了许多证据,结案后还专程去外地为当事人的弟弟和侄子扫墓,这给当事人带去了很大的慰藉。律师服务当事人,做到这种程度,很让人敬佩。”陈静远说。
大二下学期,在学校社团组织下,她多次在杨浦区法律援助中心进行实践。在这里,她接触到一些经济困难的人士,他们有时并不是寻求帮助,更多的是倾诉,“我接触到的轮值律师不仅负责,还会很耐心地给予对方安慰,让我感受到了人情味。”
“在我以前的认知中,法官是庄严法庭上‘一锤定音’的审判者,我在基层法院商事庭待了一个月后,最大感受是理解了他们为何是‘人民法官’。”陈静远眼中,带教法官总是耐心地一遍遍拨通当事人的电话进行协商调解,一次次提醒当事人或代理人提交各种材料。“比我想象得还要忙碌,这些琐碎、重复甚至枯燥的工作真实地占据着基层法官的日常,让人感受到基层法官的不易。”
除了检查上诉材料是否齐全、核对上诉函的原被告名称和约定送达地址等,陈静远会在空闲时间去各类法庭旁听,感受审判程序。“电信诈骗、危险驾驶……这些是我平时很难接触到的,而这些案件真实发生着,让我看到了社会百态,也为未来的生涯发展提供了经验。”
陈静远的带教法官正在撰写一项行业白皮书,以分析产业链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她则协助法官检索案例和收集资料,对千余条相关案例的案由、涉案企业规模与类型、审判结果等进行分类。“我只是提供基础资料与数据,光这些卷宗就来回看了3遍,可想而知,法官们除了审判工作,平时还做了很多我们并不知道的事情。”陈静远说。
“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是陈静远非常欣赏的一句话,来自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她看来,法律如果脱离实践是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
“以往,对于社会热点案件,我会不自觉加入太多自己的‘法感情’,把自己的道德评判和感情倾向投射进去。在法院实践后,我学习到需要更加理性和注重证据效力,保护各方当事人利益。”而通过这次实践,对于未来职业的考量,她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不再像过去那么焦虑,变得更加沉稳了。
她坦言,以前对于法院的工作并不真正了解,想当然觉得也许缺乏挑战性和多样性,现在融入了真实的工作环境,觉得法院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职业选择。“我学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有去实践,才知道哪些是真正适合自己的,未来的职业规划才会越来越清晰。”
回老家,借助电商助力非遗经济
水书、箫笛、马尾绣、苗绣……这些深藏在贵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一群来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学生通过短视频、电商直播等方式,成为一个个精致的伴手礼、装饰品。这不仅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促进了当地的非遗产业。
非遗小助手
贵州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今年暑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乐在链接”团队在三都水族自治县调研水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入选贵州省2023年“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团队,“乐在链接”团队创始人潘胜紫是一位“00后”水族女大学生,今年9月即将升入大四,老家就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从小耳濡目染,她一直热爱着马尾绣、水书习俗等古老的水族文化。
三都的水书文字是世界仅存极个别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之一,被称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是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作。水族的马尾绣同为首批国家非遗,“和其他刺绣最大的不同点在于,马尾绣的立体感比较强,像浮雕一样。”
尽管如此,在沪求学的潘胜紫发现,她身边大部分人仍然对这些水族文化知之甚少。在学校老师的鼓励下,2022年潘胜紫坚定地走向了以水族非遗文化为基础的非遗宣传和创业之路。
今年暑期,潘胜紫在沪接受创业培训,她的团队则来到三都开展实地调研。调研中,“乐在链接”团队从水书习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胜昭老师处了解到,一直以来,水书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习俗压力。但杨老师坚定地认为,优秀的文化传统应该让更多人了解,于是杨老师正式接收女弟子。
为了宣传“水书文字”,调研期间团队现场拍摄了有关“水书创作”的短视频,在微信视频号、抖音上发布后,浏览量达到了1.5万,扩大了知晓率。“未来,我们还将结合当地习俗,用水书文字在扇子、手提包上书写祝福语等,把非遗做成文创产品。”潘胜紫告诉记者。目前,他们还在进一步拍摄相关纪录片。
有了知晓率,非遗产业如何打开新的天地?“乐在链接”团队从马尾绣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宋水仙老师那里得知,非遗产业发展陷入了后劲不足的困境。于是,同学们现场策划,协助其现场开出电商直播,提供了线下研学和线上直播销售相结合等新方案。
对于带有马尾绣的耳环、首饰、手链、戒指、小包包等,如何增加年轻人的购买意愿?团队将这些非遗产品拍摄成一条条精美的短视频,在抖音上发布后浏览量超过了50万,先后吸引了近百位粉丝添加微信,询问与马尾绣相关的产品。
“有些产品在抖音电商上有,需要的话直接下单购买。有些马尾绣文创产品还没上架,就发特定产品链接给有需要的客户。”潘胜紫告诉记者,目前线上销售额大约已有5万多元。同时,他们在线下做出市集艺术展,3次展出营收也达到了5万元。
不仅传承了非遗,促成了生意,实践对学生本身来说也是收获颇多。“我的家乡是民族氛围浓厚的地区,我们都很热爱并且拥护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愿意看到很多民族瑰宝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传。通过实地调研,我获得更真实的信息、知识、技能。”潘胜紫深有体会地说,“从组建队伍调研到寻求解决方法再到具体落实,中间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团队合作能力、沟通组织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领导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自身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这些对我之后无论创业还是工作都很有帮助。”
同行的张煜同学一谈起此次实践,脸上充满了欢乐:“很开心能够加入学姐的‘乐在链接’团队。这次,我作为队长和同学一起来到水族自治县,实地感受了水族文化。不管是马尾绣中蕴含的朴实爱意,还是水书习俗中承载的中华儿女勤劳和智慧,都让我的内心颇受触动,久久不能平静。真想在三都多待一段时间呀!”
下水塘,40度以上孕育珍珠蚌
孕育珍珠,对于珍珠蚌来说,或许是艰辛的;孕育珍珠,对于“新农人”来说,同样是艰辛的。作为全国最大的蚌苗繁育基地,浙江武义拥有全国唯一一个淡水珍珠科技小院,池塘边最高气温达41℃。而一群上海来的大学生,与养珠人一样,套着下水裤,用所学所长支农扶农,他们青春脸庞上的汗珠,就如珍珠一般闪烁。
池塘养珠人
这支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上”科技小院暑期实践团队,是全校唯一入选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的全国示范团队,暑假期间前往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这片海大产学研基地。在白志毅教授指导下,他们与当地企业互补协作,向周围农户无收费、无门槛、无时差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产出多个优良品种,提高全县良种率。
又到了定时查看母蚌的时候。如果上午10点过后,当地温度将迅速升至近40度,届时就不再适宜长时间的户外工作。于是,夏日的清晨,瘦弱女生毛颖睿便穿上七八斤的下水裤,争分夺秒下塘查看母蚌卵的成熟情况,踩过布满淤泥的塘底,捞起养殖箱中的母蚌。
在学校,穿上实验服,她是实验室中的科研能手;在乡村,穿上下水裤,她是塘中科技支农的先锋。她说,这里天总是亮得很早,要是夜晚无风,池塘下层水产生很多“氧债”,加之藻类也在塘中争夺氧气,一旦温度升高导致氧溶解度降低,塘中养殖的鱼、蚌受到健康威胁:“轻则生长受到影响,重则引发死亡,甚至全军覆没。”
人比蚌热,室内更热。作为学长,水产与生命学院研究生李长志正在采集公蚌的精子,为后续培育蚌苗做研究准备。“这是我来到武义淡水珍珠科技小院的第136天了,武义向全国供应了近85%的淡水珍珠蚌苗。”在塘边搭建的简易平房内,李同学边操作边介绍。
没有通风设备的平房里,由于条件有限并没有安装空调与试验台等设施,在室内实验冰箱热循环的“加持”下,室内温度有时甚至能比屋外更高。但是,即使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滑下,汗水浸湿实验手套,科技小院的同学依旧专注地进行着采集、过滤、计数分析等操作。李长志说:“只要满足实验条件,即使环境再艰苦,作为农科专业的学生,我们也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走到农民的身边,切身体验过生产实践,才能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住在大棚的蚌宝宝,总需要倍加呵护。对于育苗来说,大棚温度尤为关键,通过温室大棚的提前加温,能够让母蚌更快成熟,也能提前为蚌苗发育做好准备。而夏天大棚内,温度更是能够达到50余摄氏度。因为内外“温差”雾气缭绕,时不时还有蚊虫飞蚁“觅食”。
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在棚内进行苗池倒池工作,顶着头灯常常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出棚时无一例外汗水浸透衣裳。“通过在科技小院基地的学习实践,让我们拥有更扎实的育种技能,并将学到的育种育苗技能带到了安徽、山东等地,完成多种淡水贝类人工繁育工作。”下棚倒池的工作,研究生王昊几乎每天都在做,看到蚌苗一天天长大,同学们每天睡觉都十分香甜。
“呀!黄颡鱼的暂养池,水怎么在漏?”晚上八点半,基地的值班人员打断了正在吃晚餐的实践队员。原来,钩介幼虫作为蚌的幼体,需要寄生在黄颡鱼的鳃上度过短暂的一周,此时若不紧急抢救黄颡鱼,数万枚蚌苗可能“尸骨无存”。小院同学们当即放下手中的碗筷,全体加入战斗。夜间的田野一片漆黑,需要顶着头灯一桶桶地转运鱼儿,而从暂养池到目标池还有一大段路,好在有当地结识的大黄狗相伴,给队员们内心一点安定。
深耕池塘、服务三农,同住小院、同甘共苦。这个科技小院与武义伟民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共同培育三角帆蚌“申紫1号”和“申浙3号”,两个国审水产新品种已经走入许多养殖户家中,显著提升了淡水珍珠蚌良种化水平。农户对王昊他们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也希望科技小院的专家和同学们给我们带来更多优质的良种。”目前,武义淡水珍珠科技小院已培养从事淡水珍珠研发的水产养殖硕博士研究生80余名,为成为新一代“水产人”做好了准备。
暑期中,仅上海海洋大学就有近千名学生、数十位专业指导教师奔赴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社会实践。校团委副书记陆烨说,“希望借助社会实践平台,把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乡村振兴这三重目标有机结合起来。研究生服务团队在农村常驻、本科生实践团队利用寒暑假进驻科技小院,在科创实践中培养支农爱农情怀和‘自找苦吃’实战能力。”
本文作者:徐瑞哲 李蕾 黄海华
题图来源:东华大学
Copyright @ 2015-2022 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